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音乐普及

听•导赏|缤纷交响,聆听世界

  • 时间: 2023-03-27


如同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广袤宇宙,在交响乐的璀璨苍穹里,同样群星辉耀,动人心神。在这里,有闪耀如炬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们,但更多的,是那些与他们一同组成交响星空的作曲家,他们或渺远、或明灭,或显现、或飞逝,却又都以自己的方式独放异彩,点亮夜空。那么,在静谧的深夜,当我们仰望交响星空,除了光华闪烁的耀眼之星,我们还应该看见他们身旁,那同样被绝美音符环绕着的点点繁星。

交响世界,五彩缤纷,2023年3月25日晚,中国交响乐团将在北京音乐厅为观众带来普罗科菲耶夫和欣德米特两位作曲家极具个人色彩的交响乐作品,使观众在音乐中感受他们的音乐哲学与独特魅力。

普罗科菲耶夫的缤纷世界

1913年8月23日,在圣彼得堡郊外巴甫洛夫斯克的一座音乐厅里,一位年仅22岁的青年正在与乐队共同演出自己创作的最新作品——《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出乎意料的是,半个多小时的演出后,现场观众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强烈反应。不少人被作品中浸透的“野性”所折服,但也有人批评“这种未来主义音乐见鬼去吧!屋顶上的猫会都发出比它更动听的声音”,同在一场音乐会,观众为何有如此天壤之别的评价呢?

普罗科菲耶夫就读的顶级音乐学府——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摄于1903年),这里还曾培养出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世界级音乐大师

这是《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首次演出,她的作者普罗科菲耶夫,当时正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他之所以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纪念他的同窗挚友马克西米利安·施密特霍夫。短短四个月前,在留给普罗科菲耶夫一封信后,施密特霍夫在森林里开枪自杀。好友的意外离世令普罗科菲耶夫悲痛万分,他随即写下第二钢琴协奏曲,用以纪念好友。

整部作品四个乐章,风格迥异,这位天才般的音乐家大胆创新,在和声、曲式结构上都进行了探索,抒情的同时还将托卡塔风格、机械般的跳跃节奏与讽刺滑稽的音乐语言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一部在今天看起来仍然足够前卫的音乐作品。但即便如此,人们在这部作品中依然看到了许多欧洲传统音乐的影子。

在作品配器上,普罗科菲耶夫依然采用了古典主义时期常用的两管编制,同时坚持以调性语言进行创作。在一位崇尚创新的青年作曲家身上,为何还保留着如此传统的音乐烙印呢?

在母亲的影响下,普罗科菲耶夫走上了音乐道路

对于自己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普罗科菲耶夫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与定位,他曾提出过自己音乐创作的四条基准线,其中“第一条是古典式的。它始于我的幼年时期,那时我听妈妈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显然,这与他童年的音乐启蒙密不可分。

普罗科菲耶夫幼年成长于俄国南部一座偏僻的小村庄桑佐夫卡,不苟言笑的父亲是一位农艺专家,优雅知性的母亲则弹得一手好钢琴,在母亲的影响下,普罗科菲耶夫童年被古典音乐大师的优美旋律包裹着,他曾在《回忆录》里写道:“当晚上上床时,我根本睡不着觉,而是躺在那里,倾听相隔几个房间的不远处,传来贝多芬的奏鸣曲,接着是肖邦的前奏曲、玛祖卡与圆舞曲,有时则是李斯特的作品。”

在闭塞的家乡,普罗科菲耶夫能接触到的音乐大多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这些古典音乐家们的作品,也正因如此,古典音乐形式在他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以至于未来无论写出怎样新式的作品,人们依然能从中感到古典音乐的印记。

普罗科菲耶夫年少成名,才华横溢(摄于1903年)

与很多天才音乐家一样,普罗科菲耶夫同样很早就显露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5岁时,他完成了自己第一部作品《印度嘉洛舞曲》,9岁时又写出了歌剧《巨人》。在母亲的鼓励下,13岁的普罗科菲耶夫以惊艳的表现和作品征服科萨科夫等一众大师,顺利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与指挥。

普罗科菲耶夫的入学考试令著名作曲家科萨科夫非常满意,他后来也成为了普罗科菲耶夫就读音乐学院时的老师

在这所久负盛名的音乐学府里,虽然传统严肃的教学方式令普罗科菲耶夫失望不已,但各种创作技法与音乐风格却使他眼界大开,逐渐确立了自己多元化创作风格。在音乐学院就读期间,除了完成规定科目,“闲不住”的普罗科菲耶夫还经常私下写出一些“大胆的创新作品”。正如他在著名的四条基准线中所说:“第二条是创新式的。这条线开始是寻找和谐的音乐语言,然后演变成寻找音乐语言用以表达强烈的情感。

在音乐学院就读时,普罗科菲耶夫经常写出一些大胆的创新作品

从艺术启蒙到音乐学院,从移居海外到重返祖国,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风格随着不同的人生经历而不断发展并创新着,“第三条线是托卡塔式的,第四条线是抒情式的。”四条不同风格的创作基准线贯穿着他的艺术人生,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喜新厌旧,而是将它们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音乐风格。他的缤纷世界,抒情与叙事,欢乐与痛苦,微笑与泪花真实可触,他标志性的大胆和声、配器手法、不和谐音,连接着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也使自己闪耀在交响星空,永恒不熄。

普罗科菲耶夫回国后,与肖斯塔科维奇(中)、哈恰图良(右)的合影(摄于1946年)。他以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留名交响乐历史。

嘈杂世界里的欣德米特

“欣德米特完全站在时代的立场上,他了解那个时代,他对音乐的态度不同于任何人,不进行反击,也不回避警告。他被音乐塑造,被音乐支撑,最后信心十足地在音乐上打下自己的烙印,超越了时代。”这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对同胞欣德米特艺术精神的精辟评论。

与那个时代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一样,创作生涯主要集中于20世纪上半叶的欣德米特同样无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独善其身。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也经历过被迫离开故土的颠沛流离,但这一切都没有消磨他的精神斗志与艺术理念,他不赞成无调性音乐和新潮的创作技法,在色彩缤纷、新音乐流派层出不穷的20世纪,他选择重回古典,也因为被称为“20世纪的巴赫”,成为新古典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在他的诸多代表作中,知名度最高的当属交响曲《画家马蒂斯》和《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

青年时代的欣德米特热衷于四重奏演出,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欣德米特(左二)在军乐团中成立的弦乐四重奏(摄于1918年)

与很多如雷贯耳的德国前辈相比,欣德米特并不是一位纯粹的交响乐作曲家,他的前半生,虽然创作了一些歌舞剧与室内乐作品,但更多的精力却放到了乐器演奏与音乐教育之中——事实上,在当时,欣德米特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一名中提琴演奏家,他所在的阿玛尔四重奏堪称当时欧洲最出色的弦乐四重奏组合。直到1927年担任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作曲教授,欣德米特开始将艺术重心转移到作曲上来。

欣德米特(右一)和他的弦乐四重奏(摄于1933年)。这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一场席卷德国艺术界的黑暗浪潮即将到来。

20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社会动荡,方兴未艾。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魏玛共和国深陷经济危机,内外交困,摇摇欲坠。1933年初,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上台执政,此时,包括欣德米特在内的所有德国艺术家们都面临着一个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选择:要么同流合污成为纳粹的文化鹰犬,要么流亡国外坚守艺术理想。

在当时颇有声望的欣德米特自然是纳粹政权的拉拢对象,但他却不为所动。很快,欣德米特便遭到了攻击与迫害,作为音乐家,他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这年6月,欣德米特着手以中世纪德国画家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的人生经历创作一部歌剧作品。为了获得自由,马蒂斯曾放弃艺术追求,与人们一同战斗,对抗暴政,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拿起画笔,用自己最有力的武器进行反击。马蒂斯的故事引起了欣德米特的强烈共鸣,很快他便将全部心血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之中。几乎与此同时,应好友著名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之邀,欣德米特决定同时创作同名交响曲《画家马蒂斯》,并以马蒂斯在瑞士伊森海姆创作的祭坛画为灵感,于1934年2月完成了这部作品。

德国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是欣德米特的挚友,1934年3月12日,他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完成了交响曲《画家马蒂斯》的首演。

作为欣德米特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画家马蒂斯》的首演异常成功,1934年3月12日,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完成作品首演,赢得观众和舆论的一致好评。但好景不长,随着迫害的加剧,这部蕴含着反抗精神与追求自由的作品很快被纳粹当局禁止演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没有在德国进行演出。

1938年,欣德米特被迫离开德国,移民瑞士,却没有忘记自己身为艺术家的傲骨与良知,即便阴云笼罩,大战一触即发,他依然说道:“当前只有两件事情值得追求——正直的音乐和纯洁的良知。”

赴美前,欣德米特已经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

1940年2月,二战全面爆发后的几个月,欣德米特举家横渡大洋,定居美国,受聘耶鲁大学担任作曲教授。在这片远离战火的“新大陆”,重新平静下来的欣德米特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峰。

来到美国前,欣德米特已经是当时具有世界声望的音乐家,因此,当他刚踏上北美大陆,美国剧作家莱奥尼德·马辛就邀请他合作完成一部芭蕾舞剧,并希望欣德米特根据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先驱韦伯的一些作品改编成配乐。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起初欣德米特同意了邀请,后来却因为双方在音乐创作计划与布景设计等方面的分歧,使作品一再搁浅。直到三年后的1943年,欣德米特才完成了这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

欣德米特在美国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高峰

《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顾名思义,音乐主题取材于德国作曲家韦伯的戏剧音乐《图兰朵》和《钢琴四手联弹曲集》。在欣德米特的笔下,键盘音乐巧妙地“变形”成管弦乐,却又没有失去自己的主题旋律。不仅如此,与德沃夏克、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赴美大师一样,美国本土音乐与多元化音乐风格同样在这部作品里得以展示。在这部天马行空的作品里,美国爵士乐、中国风格、匈牙利风格与进行曲风格相融并存,却毫无违和之感,令人不得不感叹欣德米特的大胆与天才。

1944年1月20日,著名指挥家罗津斯基执棒纽约爱乐乐团完成了作品首演,与《画家马蒂斯》一样,《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的首演同样大获成功。直至今日,这部作品仍然是世界各大乐团的常演曲目,经久不衰。

二战结束后,欣德米特回到欧洲,图为1948年,欣德米特在德国法兰克福广播电台前的留影。

二战结束后,欣德米特逐渐淡出作曲工作,将重心再次转移到音乐教育和访学讲座之上,他往返与欧美各国,最终落叶归根,回到德国,于1963年病逝于法兰克福,那里,距他的出生地哈瑙——也是格林童话梦开始的地方,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晚年欣德米特(摄于1956年)

生逢乱世,亦有傲骨,在艺术中寻找真我,用音乐呼唤良知;和平到来,急流勇退,在教育中实现理想,用音乐浸润世界。在欣德米特逝世60周年之际,让我们用音乐纪念这位与众不同的音乐大师。

撰稿:胡实

解说:刘雨辰

音频制作:张西

编辑排版: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