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乐团风采

艺术赋能基层 奏唱时代强音——中国交响乐团“艺术为民”演出暨艺术实践基地共建活动在遵化举行

  • 时间: 2025-05-06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遵化,有着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新中国,这里也曾是全国“五小工业”的发祥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西铺村的“穷棒子”精神被毛主席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六十年代沙石峪人“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被周总理赞为“当代愚公” 和“中国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中国交响乐团也与遵化有着深厚的渊源。1958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中央乐团(今中国交响乐团)20余位艺术家,在时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副队长孟昭林同志的带领下,到遵化县东新庄镇小马坊乡劳动锻炼,并在小马坊乡创建了全国首所农民音乐学校——星海音乐学院,培养了70余名农民学员,排演《黄河大合唱》《人民公社就是好》等经典作品,助力遵化成为“歌唱乡”。

为学习借鉴遵化人干事创业的“穷棒子”和“当代愚公” 精神,并为创作《岁月交响·和平里》系列音乐会《生生不息》积累素材,2025年4月24日至25日,中国交响乐团带着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热忱,在遵化开展了“艺术为民”服务基层演出及艺术实践基地共建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 “重温五八历史 续写合作新篇” 为主题,既传承了67年前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前身)与遵化的深厚情谊,又开启了新时代艺术赋能基层的崭新篇章。

以艺为桥:演出点亮遵化之夜

4月24日晚19:00,演出在庄重的艺术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中拉开序幕。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将象征文化合作的牌匾授予遵化市政府副市长邓佳丽,标志着双方在艺术实践、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迈出坚实一步。

随后,90分钟的演出精彩纷呈,17个节目融合经典与地域特色,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乐团艺术家与遵化本土文艺力量携手,演绎多首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男女声四重唱《不忘初心》以深情旋律致敬初心使命;小提琴独奏《查尔达什舞曲》展现精湛技艺;《遵化美》《再唱西铺沙石峪》等本土创作歌曲,用音符勾勒遵化山水人文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歌唱社会主义总路线》这部曾由遵化县小马坊乡中央乐团下乡干部创作的歌曲,现在在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家的演绎下,深感历史的传承,重现了扎根基层的文艺实践精神。压轴曲目《我和我的祖国》,乐团全体演员与遵化市教育局阳光合唱团联合合唱,歌声激昂,全场观众起立共唱,将气氛推向高潮。

共话发展:座谈会凝聚合作共识

2025年4月24日下午,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率艺术家小队赴遵化市开展革命精神学习实践活动,参观黎河美术学校记忆馆与沙石峪陈列馆,深入学习“愚公移山”精神与红色文艺扎根基层的历史传承,为“艺术为民”实践注入精神动力。

4月25日上午,中国交响乐团抵达遵化市东新庄镇小马坊村,重走1958年中央乐团艺术家下乡劳动之路,参观星海音乐学院旧址及新建的记忆馆。旧址内,泛黄的歌谱、老照片及复原的教室场景,重现了老一辈艺术家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文艺实践精神。

参观结束后,“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实践基地共建交流活动座谈会”在东新庄镇政府大会议室召开,遵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景平主持会议。

星海音乐学院学员代表王文录、王爱林、马玉爱与中央乐团下乡艺术家房东后代张立民、倪大增动情回顾了67年前中央乐团的老师们如何用音乐改变了星海音乐学院学员们与当地群众的生活。

东新庄镇党委书记张文涛详细介绍了小马坊星海音乐学院的历史沿革及地方文化发展现状,介绍了东新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优秀案例;遵化一中党委书记张建国则围绕“艺术教育进校园”,希望借助乐团资源提升师生艺术素养,加强艺术人才培养。

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家代表结合艺术实践,希望通过“名家来校指导”“原创作品采风”“惠民演出推广”“优秀人才推荐”等不同形式,推动文艺服务基层,让艺术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遵化市副市长邓佳丽表示,艺术实践基地的落地是遵化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期待双方在人才培养、文艺创作、文旅融合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文艺服务基层”的全国典范。

中国交响乐团党委书记周宇在发言中表示,乐团将以基地为纽带,继承1958年中央乐团扎根基层的优良传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艺术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此次重返遵化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乐团将与遵化携手,让交响乐在基层扎根开花,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撰稿、摄影:王方骋  

排版:陈婧  

微信二维码

商演咨询热线:010-64209692

ICP备案:京ICP备1305354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