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燕园春沁人 海顿送弦音

  • 时间: 2025-04-17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4月6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北大校园里,由中国交响乐团青年艺术家刘镇源、张宁、马艳春、李成组成的弦乐四重奏以三部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为北大师生献上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盛宴。演出当晚,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内座无虚席,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迟惠生与吴志攀对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出一向关注,他们早早到场与中国交响乐团演职人员在演出前进行了亲切友好地交流。演出以“玩笑”的戏谑开场,以“骑士”的激昂收尾,将古典主义的幽默、温情与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交响乐团与北大百年讲堂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坚持以讲演结合的方式,让场下师生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能对于不同古典音乐时期与作品构建新的认识。这场演出,别出心裁地在演出开始直接让四重奏上场,用《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玩笑”》开场,小提琴灵动运弓与大提琴沉稳拨弦形成奇妙反差,四位演奏员的配合如同默契共舞令观众们沉浸其中;而仿佛乐曲结束般的休止符引发的掌声,则是让艺术家与观众都会心一笑,来自海顿跨越了两百余年的幽默感在此刻生动展现。而后,导赏嘉宾王纪宴先生上台,为听众讲述了本场所选作品的来龙去脉。而《G大调弦乐四重奏“你好吗”》则让观众在不同乐器旋律的流动与织体中沉醉,仿佛置身于18世纪的沙龙聚会。

下半场的《g小调弦乐四重奏“骑士”》将气氛推向高潮。相较于上半场两部为宫廷宴会而谱写的作品,海顿在这部作品中写作了更为复杂的织体。第二乐章“庄严的广板”中,四位演奏家屏息凝神,以极低的音量营造出教堂般的静谧感。终曲“有活力的快板”里,弦乐齐奏迸发排山倒海的气势,震撼的音响效果让观众席爆发出激烈的掌声,随后乐团返场演奏了海顿《d小调弦乐四重奏“五度”》的第一乐章,以冷峻而优雅的动机与为夜晚画上圆满句号。

刚刚经历了大量海顿作品排演的艺术家们,以匠人精神打磨了每一处声部对话。从“玩笑”的休止符悬念到“骑士”的戏剧性张力,四位演奏家在细节处理上展现出惊人的默契,精彩的演出效果让到场的师生赞叹不已。艺术家自己也在演出后,感叹于在这段时间大量排练与钻研中的丰厚收获。

演出结束后,吴志攀校长还将对于演出的感受记录下来,将一幅即兴创作的小漫画赠予艺术家们。画面中,四位演奏家沉浸演奏的姿态跃然纸上,并附言“今晚在北大百周年讲堂,中国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演奏了海顿室内乐经典作品。曲子好,演奏得更好!这是二百多年前的乐曲和那时发明的乐器!那时中国还是清朝乾隆的年代。欧洲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在工业经济上,也在音乐,文化和艺术上。音乐家们不仅让我享受美好的音乐,还让我产生联想······”

之后,中国交响乐团将于5月5日再次来到北大讲堂,为北大师生带来又一次音乐与知识的盛宴。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吴志攀题赠



撰稿、摄影:王方骋

排版:陈婧

微信二维码

商演咨询热线:010-64209692

ICP备案:京ICP备1305354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4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