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15-09-06 - 作者:
- 来源:
歌声豪迈,礼赞伟大胜利;灯火辉煌,点亮和平之光。2015年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受邀出席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各国元首、部分外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抗战老战士老同志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代表,共计6000余名中外人士观看晚会,共同纪念这个光辉而神圣的日子。
当晚,人民大会堂灯光璀璨,二楼眺台悬挂的横幅“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很好的突出了本次晚会的主题,舞台正中,“胜利与和平”五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蜿蜒起伏的长城造型构成了舞台主背景,舞台两侧镶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金光四射。
本场晚会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组织实施。晚会聚集了中国演艺界最强阵容,以国家级艺术院团优秀艺术家为演出主体,会集了瞿弦和、濮存昕、殷秀梅、廖昌永、雷佳等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演院团当中,既有中直院团,又有部队院团;既有国营院团,又有民营院团;既有解放军战士,又有大、中、小学的学生。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6岁。3000多人的强大演出阵容,展示了全民族欢庆胜利、讴歌世界和平的动人场景。
90分钟的晚会,全面展示了从1931年抗战爆发到1945年抗战胜利那14年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和抗战胜利70年来中国人民在和平发展道路上的奋斗历程。晚会以纪念胜利日开篇,以展望未来的和平命运共同体压轴,包括开场式《胜利》和《浴血中华》、《正义力量》、《和平梦想》三个篇章,一共六个板块,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主题的推进和升华。以东方主战场的重要历史节点和典型历史场景为主线,以中国抗战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第一枪,到赢得胜利,在和平发展旗帜之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和平美好未来为主要表现内容。综合了合唱、领唱、重唱、交响乐、民族音乐、戏剧情境表演、舞蹈、诗朗诵、多媒体等多种舞台艺术手段,再现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历史和若干抗战历史重大事件,表现了中国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共赴国难的英雄壮歌,和中华儿女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崭新的精神风貌。突出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风格,追求昂扬向上、辉弘大气、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史诗性艺术效果。
晚会由19个节目构成,选取了22首音乐作品,对18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抗战作品进行了新的设计和编创,同时,根据主题需要,全新创作了歌曲《胜利之歌》、《和平——命运共同体》、《红纱巾》、舞蹈音乐《南京——永不忘却》等4个音乐作品。歌曲《怒吼吧,黄河!》、《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延安颂》、《太行山上》气势磅礴,舞蹈《救亡进行曲》、《抗日将士出征歌》悲壮感人,情境表演《松花江上·抗联英雄》、《卢沟烽火·南京——永不忘却》催人泪下……第一篇章“浴血中华”展现了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耳熟能详的《游击队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激情四射的《到敌人后方去》、《铁血雄师》、《并肩战斗》则表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骁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第二篇章“正义力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示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情真意切的《红纱巾》、《天耀中华》,气壮山河的《强军战歌》、《光荣与梦想》、《和平——命运共同体》……第三篇章“和平梦想”发出真诚的呼唤:愿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捍卫和平,为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持久和平的世界而携手努力。值得一提的是,本场晚会的主题音乐《和平——命运共同体》为本次晚会音乐总监、著名作曲家、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所创作。
整场晚会以抗战重要历史节点和典型事件场景为主线,选取抗战经典歌曲,把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合交响化和民族化的音乐、舞蹈、戏剧,情境表演、诗朗诵、多媒体等艺术手段,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大气磅礴,催人奋进,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抒写了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凸显了在当年的东方主战场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晚会样式运用与情境相结合的戏剧化表演,打破了以往文艺晚会歌伴舞、舞伴歌以及歌曲大联唱的常用套路,使演唱、舞蹈、表演、音乐有机融为一体,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史诗性的艺术风格。舞美则以阶梯式、可推拉移动的舞台营造出多种舞台变化,力争表现出“真实”的战斗和生活的场景。晚会精选了大量的影视、图片等历史资料,与舞台表演密切配合,交相呼应,营造出典型的历史现实场景。如展现“百团大战”的五分多钟舞蹈“铁血雄师”,六七百名演员像战士一样呐喊着冲上台去;表现南京大屠杀的舞蹈,撕心裂肺,郁愤悲怆;记述中国军队正面抗战的“大刀进行曲”激情澎湃、振奋人心;再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舞台上,战车隆隆,场面宏大……
以《胜利与和平》命名,既是对历史的记录,也说出了胜利与和平的关系——经过浴血奋战夺取的胜利开创了世界和平的新纪元,珍爱和捍卫和平就是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这台《胜利与和平》晚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台面对全世界演出的重大主题晚会,表达了亿万中国人的和平呼声。”“大家认为,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14年艰苦抗战历史非常光荣,必须把中国人民的志气表达出来,把当年奋勇抗战的激情表达出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总导演陈维亚如是说。
最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本场文艺演出,主创、各大院团和三千余名演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2014年12月底,中宣部、文化部第一时间启动了文艺晚会的筹备工作。2015年2月,组建了由经验丰富的知名艺术家构成的主创团队,3月初正式启动创排工作。晚会领导小组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演出方案前后修改了30余稿。7月初开始,晚会进入排演实施阶段。特别8月中旬进入联排以来,全体演职人员任劳任怨,牺牲大量个人时间,几乎全天候在人民大会堂待命。大家都抱着一个信念,以抗战精神为精神支柱,加班加点,全情投入。广大官兵和数十余艺术院团的艺术家,为胜利日的这场演出精心准备磨合了一个月之久,最终确保了这场演出以完美无瑕的高度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这场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犹如史诗般的大型文艺汇演注定被载入史册!
值此缅怀70年前,在中华民族那段炮火连天、灾难深重、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里,浴血奋战而牺牲只为抵抗日寇侵略和民族解放的先烈们,并向健在的抗日老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