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春日里的“五线调色”

  • 时间: 2023-05-06
  • 作者: 王纪宴
  • 来源: CNSO

4月29日晚,在春意盎然的五一假期首日,中国交响乐团与指挥家林大叶和小提琴家王之炅在北京音乐厅演出的“中法文化之春”音乐会,以其别致标题——五线调色——提示和契合了这场演出的整体风格:法兰西音乐的斑斓色彩。在法兰西音乐中,对于乐团和指挥家,如何运用管弦乐的“调色板”进行“调色”,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音乐会下半场德彪西的两首印象派音乐名作《牧神午后》前奏曲和《大海》而言尤其是如此。

虽然德彪西本人对于“印象主义”这一“封号”并不完全认同,但有时他也带着几分矛盾心理接受它,只是语调不是那么严肃,就像他在致出版商的信中所写:“我在尝试写一点……那些蠢人们称为‘印象主义’的东西。”尽管如此,在据说是由德彪西授意其朋友马雷伯为他的《春天回旋曲》首演撰写的乐曲解说中,对印象派音乐的“调色”美学作出了生动解释:“作曲家是将眼睛所得到的印象翻译给耳朵……乐队是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其中的每一种乐器都提供了不同的色彩。正如画家采用色调对比和明暗变化一样,音乐家也喜欢摆弄让人意想不到的不协和音,喜欢将罕见的音色融于一炉……这是一种音乐的印象主义。”

林大叶与中国交响乐团在《牧神午后》前奏曲中的“调色”,从缥缈的长笛独奏开始,注重挖掘的是这首上演率颇高的经典乐曲中蕴含的新的色彩潜质,不仅有细腻和朦胧的笔触,还有热情洋溢的挥洒,这使得音乐有了一种指挥家尼基什所强调的可贵的即兴感。新颖的色彩不仅来自乐团年轻的木管组演奏家,也来自林大叶指挥下弦乐的“歌唱”。两架竖琴的声音在这一晚的《牧神午后》前奏曲中的“着色”得到强调,从而使得《牧神午后》增加了分量感,这样的“审美刷新感”也得益于如今北京音乐厅共鸣丰富的音效。

《大海》虽然有“三首交响素描”的副题,但其色彩之绚丽却远非一般意义上的“素描”所能概括的。林大叶的指挥赋予三个乐章以渐次递进的内在逻辑感和律动感,从而带来某种一气呵成的完整感。“海上——从黎明到正午”,黎明时分海天一色的雾霭笼罩、迷蒙无际,逐渐过渡到色调迥异的另一幅景象——正午阳光照耀下汹涌澎湃的海面,调色的运用十分自然。而“浪的嬉戏”,在对浪花翻滚、纠缠、撞击的生动描绘中,乐团的各声部显示出更趋默契的配合。“风与海的对话”起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出的“波浪动机”与双簧管、单簧管吹奏的“风的动机”的应答、交织,呈现得清晰而有力,小号声部奏出的锐利之音,好像是狂风巨浪的大海闪耀的奇异亮色。在这一乐章中,林大叶不仅激发乐团充分释放出充沛活力,更重要的是,就像我们在有感染力的演出中所发现的那样,指挥虽然始终在掌控演奏的进行,但同时他能够给予乐团以内在的表达自由。这种状态也就是卡拉扬用他最喜爱的比喻之一所表达的,鸟儿在空中以优美的队形飞翔,全然没有刻意而为的感觉,而是自由的。这一晚在德彪西的《大海》尤其是最后乐章中的中国交响乐团演奏家,给我留下的印象正是这种具有表达自由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带来一种氛围或气场,使音乐“融化”成一个整体。

与《大海》中乐团的“表达自由”相比,上半场的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中,林大叶在适中的弦乐编制(12.10.8.8.6)中做到了在声音的丰满与保证独奏声部清晰之间的平衡。在北京音乐厅的共鸣丰饶的“堂音”中,第三乐章在奏鸣曲式中按照常规为展开部而圣-桑代之以如圣咏般静谧如歌主题(这首协奏曲最美妙动听的段落之一),加弱音器小提琴和中提琴先将这一主题完整呈示,第二小提琴分部形成的细腻织体,让有的敏感听者置身于瓦格纳《罗恩格林》前奏曲的缥缈之境。当这一优美主题由独奏小提琴接过在明媚的高音区加以重复时,总谱上的表情标记为“极柔美”(dolcissimo),这时乐团为之伴奏的是力度为“很弱”(pp)的长笛、单簧管与力度“始终很弱”(sempre pianissimo)的第一小提琴。第一小提琴确实轻到丝毫不影响其“同胞乐器”独奏小提琴,独奏小提琴的演奏也更加清晰动人。

关于圣-桑的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本人曾说过:“我写的这首协奏曲,其中第一乐章和最后乐章的感情起伏幅度非常之大,它们被一个弥漫着宁静气氛的乐章隔了开来——这个中间乐章很像是处于两座雄伟大山之间的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仅仅是这“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就足以让这首协奏曲在古今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魅力独具。它需要歌唱性,也需要精湛技巧。小提琴家王之炅在这首协奏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在于她的抒情和歌唱性,而并非高超技巧的展现。在第二乐章,她的自然而诚挚的“歌唱”使得圣-桑的这个“船歌乐章”具有沁人心脾的感染力。而林大叶与乐团的“调色”,在乐章开始的三小节简短引子中就让听者瞬间面对“清且涟漪”的水面。这是法国音乐的色彩感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也是我们熟悉的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这一乐章最后独奏小提琴以空灵的泛音与单簧管一起演奏的连续琶音,对于听者如我,期待音符中含有更多的灵性,而不只是将它们准确地演奏出来。而在第三乐章的圣咏主题进行至小号与长号的庄严合奏时,中国交响乐团的演奏家有着相当优秀的表现。同时,也让我想到在40年前的1983年1月,丹尼尔·巴伦博伊姆指挥巴黎管弦乐团与帕尔曼的合作中,同样这段音乐则表现出另一种既控制又奔放的热烈音色。

与三首法国音乐作品形成奇妙对位的,是返场加演的管弦乐《花好月圆》。这首乐曲的花和月,与德彪西的《月光》所具有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同,使得林大叶与中国交响乐团的“五线调色”中多了几分更具亲切感的“烟火气”。

撰文:王纪宴

摄影:掌握社

编辑排版:胡实、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