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当交响乐来到八皖大地

  • 时间: 2023-02-23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对于身在北京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瓦格纳的《唐豪瑟》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c小调室内交响曲》(第八弦乐四重奏)以及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从某种程度上讲,都可以算是音乐会的热门曲目,经常在不同的音乐会上出现。

但是,一场涵盖如此经典曲目的音乐会,能在有着“八皖大地”之称的安徽上演,便可谓是久旱逢甘霖了。毕竟,作为一名安徽人,每每想到或提到家乡的古典音乐发展,都难免有“叹息痛恨”之感:感叹于以交响乐为代表的古典音乐演出资源匮乏,惋惜于无数音乐家都从这里走出却又鲜少将音乐带回家乡,羞愧于省内专业音乐厅的匮乏,遗憾于曾有过的交响乐火种如今未能形成燎原之势……一言以蔽之,很长时间以来,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安徽,在古典音乐文化的发展上留下了不少遗憾。

在这样背景下,指挥家李心草和中国交响乐团在包河凤凰剧院落成之际造访合肥,传递出了比一场演出本身更加丰富的信息,也折射出了更多的可能性。

国交在合肥这场音乐会属于商业演出模式。不同于业内比较常用的商演“拼盘式”的音乐会,国交为这次演出准备的曲目可以说全是干货,诚意满满。

近两年以来,国内以“国字号”为首的各大乐团,都开始更多地将比较硬核的曲目纳入巡演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各地交响乐文化与市场环境的发展,以及观众接受能力与欣赏水平的变化。能在“商演”的环境之下,为“大部头”的、“硬核”的作品提供更多的信任和宽容,无疑是个积极的现象。可是话说回来,谈到合肥、谈到安徽,我还是不免会对国交以及剧院的魄力感到钦佩。

事实上,在合肥的演出之前,国交刚刚在上海完成了两场“时代交响”展演音乐会。那两场音乐会的曲目一西一中,都是国交各种意义上的保留曲目或代表性作品。在那之后,国交全团直接移师合肥,曲目与在上海时以西方作品为主题的“聆赏经典”音乐会完全一致——作品不换、阵容不变、规格不减。

国交此次在肥演出的场地——包河凤凰剧院是一座刚刚落成不久的新剧院。机缘巧合之下,这场音乐会成为剧院落成后的首场公开演出。或许也是得益于这一重特殊性,音乐会当晚现场上座率目测达到了80%以上,可见合肥观众对于交响乐的热情与认可。

然而,目前的包河凤凰剧院,其实并非古典音乐会的理想演出场地。剧院的舞台、设施、装修等等,都和演出古典音乐的标准声学条件有一定差距,例如舞台缺少反射声音的装置。据了解,国交为此很早就专门派出声音技术人员研究应对方案,音乐会当天走台时还专门尝试调整扩音装置。但李心草与乐团经过权衡,在声音的响度与品质之间,很有魄力地选择了后者,不使用扩音。这给乐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乐手们既要演奏得足够清晰且有穿透力,让坐得最远的观众都能听清;更要在演奏中投入更大的注意力来聆听其他声部,因为舞台后方及两侧的空旷空间无法给舞台上提供常规返送效果。

正式演出的实践证明,李心草和乐团的抉择是明智的。国交演奏一以贯之的厚重感,为声音穿透力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尽管剧院内少了些音乐厅那样的混响,但国交的演奏在这种环境下,反而有了种类似20世纪早期和中期经典单声道广播录音的听感——声音少了些层次,但至少是绝对可听的,而且是有质量的。

当然,这场演出的三首曲目,本身也都是以“大气魄”见长的作品。《唐豪瑟》序曲堪称是最能体现德奥音乐传统中特有的“力量感”的经典管弦乐之一。李心草将音乐的线条拉伸得比较长,这使得朝圣者的主题格外宽广舒展,但序曲作为一部作品的整体结构确实稍显松散,特别是尾声处最后弦乐的发力似乎不够凝聚。类似的“取舍”在肖斯塔科维奇的《c小调室内交响曲》(由巴沙伊根据《第八弦乐四重奏》改编为弦乐队演奏)中同样有所体现。李心草作为负笈奥地利的指挥家,在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时很注重结构的工整稳定,将弦乐各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内声部的独立发展和整体平衡调配得张弛有度。但也正是因此,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令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凌厉或曰冷峻的气质,也就隐身在了优雅的风度之下。不过,所谓“取舍”,恰恰意味着见仁见智。

下半场演奏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时,李心草和国交都拿出了与这部交响曲自身地位相匹配的最高演奏状态,堪称近几年里我听过的国交状态最佳的现场之一——即便是在一个不够理想的场地里。成功的演绎首先得益于李心草为每个乐章奠定的恰切演奏速度,这一好的开端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乐队整体对于作品显然非常熟稔,演奏始终示人以游刃有余的从容状态,各个声部都基本没有明显短板;弦乐在必要时发力不动声色,木管也常有典雅配合。综合而言,在乐团全力以赴的投入之下,这是一次各个维度上都非常体面的勃拉姆斯演绎,在近年来的国内乐坛殊为难得。听完我不禁有些好奇,“勃拉姆斯第四”长期作为国交的保留曲目,缘何近几年常常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总在巡演中出现,而无缘在大本营的音乐季中亮相?

作为《第四交响曲》的点缀,李心草和国交在返场环节加演了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一号。与交响曲的严整结构相对应,匈牙利舞曲更突出灵活但有序的特点,尤其彰显李心草在音乐性上的优势所在。乐团在加演环节的状态也相对松弛,跟随李心草的调度,将匈牙利舞曲大开大合的速度变化演绎得变化万千,可谓是一张一弛、不落窠臼。在此之后,李心草和乐团“入乡随俗”,又加演了一首管弦乐版歌曲《美丽合肥》。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音乐会开始之前,剧院和乐团专门面向购票观众组织了一场导赏活动,由国交乐队队长杨颖、乐队助理李高阳担任主讲人。导赏现场两人分工明确,杨颖主要介绍交响乐队相关知识和音乐会观演礼仪,并携小提琴简要示范了部分演出曲目的经典旋律片段;李高阳则主要普及古典音乐基础知识,带领观众快速熟悉音乐史发展脉络、厘清有关重要概念。为了与现场观众拉近距离,杨颖在开场白中还用安徽当地美食臭鳜鱼类比古典音乐,以表达古典音乐或许看上去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真正接触后则会发现其美妙之处。这一表达巧妙让观众放下内心可能存在的陌生感、距离感。

这场导赏活动是国交落实文化为民,开展艺术普及的一次新尝试,对参与其中的近百名观众带去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一个很小的细节是,在导赏的针对性宣传和现场电子屏幕的实时提示共同作用下,这场音乐会演奏过程中,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之间都没有人“误鼓掌”。观演礼仪仅是一处非常具体的体现,导赏对于观众在音乐知识、聆听习惯、艺术修养等方面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特别是在合肥这样古典音乐发展并不成熟的地方,每当有这样难得的高水平音乐会时,更应该抓住机会,在舞台上下、剧场内外多措并举,为观众群体创造接触高雅音乐艺术的机会。

回到国交自身,在常规的音乐季安排中,过去一直鲜见与普通观众群体之间的直接互动。这次在合肥的导赏活动或可以为乐团在自己的“主场”组织活动时所借鉴。国交依托北京音乐厅这一得天独厚的场地优势,完全可以在大本营也更多组织导赏性质的活动。这既能密切国交与人民群众、特别是音乐爱好者群体之间的联系,在观众中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与口碑;又能更好落实国交自身“艺术为人民”的宗旨,促进高雅音乐艺术的普及、推广与传播,可谓一举多得。

而在国交此行演出结束、离开合肥之后,我更同样希望这片“八皖大地”之上的古典音乐事业能够早日实现蓬勃发展,让交响乐艺术成为当地常态化音乐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撰稿:姜太行

摄影:屠景清、孟椿

版面设计:胡实、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