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响乐团
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演出活动

时代担当,榜样力量

  • 时间: 2022-10-23
  • 作者: CNSO
  • 来源: CNSO

时代担当,榜样力量

党的光辉照我心

2022年10月18日,新中国一代音乐大师朱践耳先生诞辰百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究竟要纪念并学习他留下的哪些宝贵财富呢?四天后,著名指挥家,也是朱践耳的挚友与好搭档陈燮阳携手中国交响乐团,用一场寓意深远、精彩纷呈的音乐会给出了答案。

对一名作曲家而言,作品本身的艺术造诣,背后的创作过程与深层意蕴,无疑是我们走进其内心深处的最佳途径。“我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生活,都是千姿百态的,惊心动魄的,充满着哲理意味”,这是朱践耳对自身音乐创作的朴素解读。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总是闪烁着时代的光芒,直击心底,使听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更难能可贵的是,朱践耳长达70年的创作生涯,又几乎与共和国并肩同行,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在伟大的时代变革中,这名党的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智慧与激情、笔触与音符,真诚谱写了华夏大地翻天覆地换新颜般的恢宏乐章,也忠实记录了中国人民火热生活的点滴瞬间。

本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精妙绝伦又兼具历史纵深。作为朱践耳的多年老友,也是诠释其作品的权威,陈燮阳曾在2017年6月15日执棒国交完成了朱践耳生前最后一次专场音乐会——《英雄的诗篇》。虽然仅仅两个月后,朱践耳便驾鹤西去,但陈燮阳却并未停下演绎老友作品的脚步,谈及缘由,陈燮阳深情地说道:“我指挥作品最多的中国作曲家还是朱践耳先生,我与他是不可分割的。”

时隔五年,陈燮阳选择的演出曲目与五年前全部“岔开”,如此安排,好似一场横跨五年时光,精心设计的大型音乐会上下半场,向观众展示出朱践耳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与紧扣时代的精神风貌,更浓缩了大师漫长辉煌的艺术人生,使观众在音乐中跨越山海,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感受新中国七十余载沧桑巨变。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虽然是改编而成的管弦乐版《唱支山歌给党听》,但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现场观众还是不由得随着音乐哼唱了起来。这是时代的脉动,这是人民的心声,这是作曲家对党的眷眷深情和无限敬意。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在时间的冲刷与洗礼后,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和朗朗上口的旋律依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同。与原作相比,管弦乐版更具艺术张力和舞台感染力,在国交演奏家们的动情演绎下,无论温暖深情脍炙人口的经典乐句,还是激昂向上高亢嘹亮的高潮段落,都使人不禁联想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热火朝天建设祖国的火红年代。情绪酝酿与转折间的细腻过渡,更使整部作品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全曲听罢,虽无唱词,原作的歌声却时时萦绕在脑海中,与管弦乐的大气恢弘交织相融,令人沉醉其中。

作为朱践耳的学生、著名作曲家李文平在改编恩师的代表作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的艺术特点与真情实感,将交响乐无人吟唱,却又好似无数人在纵情高歌的音响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饱含深情,红心向党。我们要学习朱践耳对党矢志不渝,满腔热爱的赤诚之心。

作为一位与新中国同行的音乐巨匠,除了艺术创作,朱践耳还时刻关注着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因此,他总能以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捕捉到艺术创作的灵感,并以开阔的胸怀铭记历史,拥抱时代。

1980年,沐浴着思想解放的春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使朱践耳以极大的勇气,创作了以张志新烈士英雄事迹为题材的《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献身的勇士》。

作品开头,作曲家以石破天惊的四音动机作为引子主题,随即笔锋一转,以细腻优雅的旋律展示了女性的恬静与温婉,以及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眷恋与不舍。在捍卫正义与真理的高潮后,四音动机再度浮现,余音袅袅,意味深长。

演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部主题中由本场担任乐队首席的刘志勇独奏的小提琴段落。在竖琴泪水潸然般的点滴之声里,独奏小提琴清澈凄美、极具穿透力的高音旋律,仿佛高洁的英灵在云端飘曳。

整部作品,虽然主题沉重,作者却以不同视角的拟人化、场景化旋律将人物形象不断具象,最终将一位对党无限忠诚,誓死捍卫真理的英雄形象鲜活立体地呈现给观众。


——历史使命,时代担当。我们要学习朱践耳践行时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侠义风骨。

朱践耳如常青树般的七十余年创作生涯令人叹服,但更值得称赞的却是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学习,永攀交响乐艺术高峰的至真追求。朱践耳曾谦逊地说自己“六十岁学吹打”。一直怀揣“交响梦”的他经过十年酝酿才于花甲之年提笔创作了《第一交响曲》。同样的长期准备,同样的审慎态度,甚至都在创作生涯中晚期才姗姗推开交响曲殿堂的大门,我们在朱践耳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勃拉姆斯的身影。

作为本场音乐会上半场的压轴曲目,《第二交响曲》虽然堪称《第一交响曲》的姊妹篇,却在结构内容与作品立意上更进一步。除了愈加娴熟并不断创新的十二音序列技法,作曲家还巧妙加入了如泣如诉的“锯琴”之音,以更加突出作品的悲剧性主题。

与恢宏史诗的《第一交响曲》相比,演奏时长只有一半却更具深度的《第二交响曲》无疑更考验现场指挥与乐队的功力。在现场演绎中,陈燮阳的指挥从容不迫,杜恩武的锯琴画龙点睛,乐队的演奏更是层次分明,将单乐章惊、悲、愤、壮四个段落的四种情绪变化展示得清晰流畅。尤其在结尾之处,起初仰天呼啸的萧瑟之感在此时已升华成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当撼人心魄的《第二交响曲》结束时,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们很难想象朱践耳在完成这部精深复杂的作品时,已经66岁高龄,更难以想象此后十余年,他又以不同音乐风格与创作技法接连完成了多部交响曲的创作,正如陈燮阳所说:“他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追求”。


——艺术求索,永无止境。我们要学习朱践耳不断进取,突破自我的艺术追求。

如果说上半场观众领略到了朱践耳音乐作品的厚重与深邃,那么,下半场的曲目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其音乐创作与艺术追求的另一个维度——交响音乐民族化和民族音乐交响化。

在音乐创作上,朱践耳敢为天下先。下半场首先登场的唢呐协奏曲《天乐》就是这样一部令人暗自称奇的名作。事实上,仅看曲目标题,就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中国唢呐与交响乐队,看似毫不相搭的两者,却在朱践耳的笔下碰撞出绚烂夺目的音乐火花。

整部乐曲,独奏唢呐当仁不让,以豪放威武开场,以潇洒飘逸结束。为了使作品听起来更加自然,乐队的演奏变得稍加粗犷,而唢呐则相应地更加柔和。一开一合间,作品更加和谐统一,却也对独奏唢呐和乐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唢呐演奏家张倩渊的演奏中,唢呐多变紧凑、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得以充分展示,三支不同调高的唢呐,在演奏家极富舞台感染力的表演下,时强时弱、忽明忽暗,与乐队恰到好处的铺垫,浑然天成,连唢呐标志性的离调、转调都并无突兀之感,给人以极佳的视听享受。

唢呐协奏曲《天乐》的创作是交响音乐民族化的里程碑之作,正如作曲大师吴祖强所说:“唢呐和西洋乐队的结合,好似油和水,根本不可能。可是毕竟出现了《天乐》,油和水还是融合在一起,变成一道美味浓汤。”沉浸在这样一部中西融合的作品里,《天乐》之“乐”,既是快“乐”,也是音“乐”。

——中西交融,守正创新。我们要学习朱践耳敢为人先,不落窠臼的创新精神。

下半场的重头戏是朱践耳民族音乐交响化的代表之作交响组曲“黔岭素描”。作品标题,顾名思义,作曲家将自己在黔东南实地采风收集到的苗族、侗族民歌、小调等原生态音乐素材,融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以真挚的情感与苍劲的笔触,为观众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着生活情趣和风韵水色的多彩画卷。

全曲四个乐章,有群像、有特写,有山水、有意境,无论是秀美群峰下人声鼎沸三队竞逐的“赛芦笙”,还是清幽旷远的苗族寨子里背靠大树“吹直箫的老人”,抑或是蟾光中侗族青年你侬我侬甜蜜蜜的“月夜情歌”和苗族人民阴历八月十五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吃新节,都以精妙绝伦的交响化语言呈现了出来。

在陈燮阳流畅自如的指挥下,“代入感”十足的乐队显得异常放松,将情绪完全融入到作曲家描绘的西南盛景之中。第一乐章的“赛芦笙”尤其精彩,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分别代表着三支参赛队伍,在保留原生态固定音型的基础上,两队、三队的声音不断重叠交织,最终使原本单一的音色变得愈加丰满,最后汇聚成响彻山谷的民族之声。此时,倘若闭上双眼,脑海中便不断浮现出极具冲击力的喜庆场景,几无交响乐队的演奏痕迹。也就是这一瞬,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扎根山河,民族之声。我们要学习朱践耳深入生活,弘扬民族音乐的中华魂魄。

这是本场音乐会幕后令人动容的一刻:原本已完成彩排的陈燮阳,没有即刻休息,而是来到演奏员的座位前,亲自改谱、标记符号。这是陈燮阳为观众们精心准备的返场“礼物”。

“黔岭素描”末乐章自由奔放、锣鼓喧天的欢快氛围中,近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临近尾声,虽已过耄耋之年,但高强度的演出却丝毫没有影响陈燮阳的指挥状态,返场谢幕时,他突然转身向观众席高呼“为大家带来一首《欢欣的日子》”,一下子将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演出当天,恰逢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在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里,中国交响乐团以这样一场主题鲜明的音乐会抒发了对党的深情厚爱与诚挚祝福。

振奋人心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奋进伟大征程 ,谱写时代华章。新时代不仅需要新的文艺作品,也同样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低调谦和、锐意进取、时代担当的朱践耳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的精神气韵与艺术追求。让我们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期撰稿:胡   实

摄影摄像:掌握社

版面设计:陈   婧